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端口转接装置,包括:标准插口设置在端口转接装置的上方;与端口转接装置的底座垂直设置;标准插口嵌入到底座上;若干个弹簧端子并排成若干排设置在标准插口的下方;与端口转接装置的底座垂直设置;弹簧端子固定在底座上;标准插口与弹簧端子之间连接转接电路板,用于增强信号。能够实现快速的将不方便接线的PCB端子转换成方便接线的弹簧接线端子形式,使用方便,连接稳定,通用性强,集成度高,不占空间,连接稳定,可以接入外部电源,可以有效的避免控制电压的压降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LC、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原设备带有PCB端子难以焊接连接线,压降较大的技术问题。
公开号:CN214336962U
申请号:CN202120156890.0U
申请日:2021-01-2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吴奇;孙漫漫;李川;周明华
申请人:Shanghai Qid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IPC主号:H01R1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端口转接装置,主要用于项目中某些 PLC、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等的接线端口是高密度多针脚集成PCB端子的设备配套使用。
[n0002] 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一些PLC、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原设备带有PCB端子一般针脚很密集,需要焊接0.5平方以下的单芯线接出,考虑到压降问题0.5平方及以下规格单芯线又不能布置的太长,大大限制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控制范围,另外PCB接头的焊接在项目现场的设备、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无法保证焊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另外焊接出的线缆线芯很细,无法直接使用弹簧端子进行转接;基于这种情况设计了控制器控制端口转接专用设备来解决这种问题。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了PLC、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原设备带有PCB端子的稳定性,减少压降的技术问题,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状态输出的端口转接装置。
[n000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端口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n0005] 标准插口,设置在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的上方,与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的底座垂直设置,所述的标准插口嵌入到所述的底座上;
[n0006] 弹簧端子,若干个弹簧端子并排成若干排设置在所述的标准插口的下方,与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的底座垂直设置,所述的弹簧端子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
[n0007] 转接电路板,所述的标准插口与所述的弹簧端子之间连接所述的转接电路板,用于增强信号。
[n0008] 进一步:所述的标准插口为PLC或者伺服驱动器或者控制模块上的PCB插头。
[n0009] 进一步:在所述的标准插口的两侧各设置一卡扣,用于卡住所述的标准插口;在所述的标准插口开设一卡槽,将卡扣的一端卡入到卡槽,所述的卡扣在所述的卡槽内滑动。
[n0010]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端子,还包括:
[n0011] 接线柱,在所述的底座上将接线柱依次固定成若干排,所述的接线柱嵌入到所述的底座内部;
[n0012] 端子,在接线柱里面活动连接端子,在端子的顶端固定一压片,在压片的上方,在接线柱的内孔中,设置一弹簧。
[n0013] 进一步:在所述的转接电路板上设置若干个增强信号模块。
[n0014] 进一步:所述的增强信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标准插口上的一个点位上,所述的增强信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弹簧端子上。
[n0015] 进一步:在所述的底座的反面中间位置开设导轨卡扣槽,在导轨卡扣槽上下两侧各设置一个卡脚。
[n0016] 本实用新型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实现快速的将不方便接线的PCB端子转换成方便接线的弹簧接线端子形式,使用方便,连接稳定,通用性强,集成度高,不占空间,连接稳定,可以接入外部电源,可以有效的避免控制电压的压降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LC、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原设备带有PCB端子难以焊接连接线,压降较大的技术问题。
[n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n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n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方向示意图;
[n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方向示意图;
[n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示意图;
[n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电路板的示意图;
[n002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B处上转接电路板中一个针脚的连接示意图。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5]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端口转接装置,包括:
[n0026] 标准插口1设置在端口转接装置的上方,与端口转接装置的底座2垂直设置,标准插口1嵌入到底座2上,标准插口1和的底座2嵌入以后,就可以保证标准插口1和底座2 的充分固定。
[n0027] 若干个弹簧端子3并排成若干排,设置在标准插口1的下方;与端口转接装置的底座 2垂直设置,弹簧端子3固定在底座2上,在本实施例中的弹簧端子3排成2排,将弹簧端子3固定在本实施例的端口转接装置上。
[n0028] 标准插口1与弹簧端子3之间连接转接电路板4,转接电路板4用于增强信号,防止标准插口1与弹簧端子3之间连接造成压降的技术问题,弹簧端子3用于控制系统外部的信号接入接出使用,上述的结构解决了PCB端子难以焊接连接线,压降较大的技术问题。
[n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标准插口1为PLC或者伺服驱动器或者控制模块上的PCB 插头。PLC、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原设备带有PCB端子一般针脚很密集,需要焊接0.5平方以下的单芯线接出,考虑到压降问题0.5平方及以下规格单芯线又不能布置的太长,大大限制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控制范围,另外PCB接头的焊接在项目现场的设备、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无法保证焊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另外,焊接出的线缆线芯很细,无法直接使用弹簧端子进行转接;基于这种情况设计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来解决这种问题。
[n0030] 如图2所示:在标准插口1的两侧各设置一卡扣5,用于卡住标准插口1;在标准插口开设一卡槽6,将卡扣5的一端卡入到卡槽6,卡扣5在卡槽内滑动;卡扣5主要是用于标准插口1插入连接插头时,扣住连接插头,由于连接插头的大小不能保证是同一个大小,所以,设置了卡槽6,让卡扣5在卡槽6中活动。
[n0031] 如图2、图3、图5中所示,弹簧端子3,还包括:
[n0032] 在底座2上将接线柱7依次固定成若干排,接线柱7嵌入到底座2内部,接线柱7用于连接外部的接线,这样就可以扩大外部的接线的线径,减少压降。
[n0033] 端子8,在接线柱7里面活动连接端子8,在端子8的顶端固定一压片9,在压片9的上方,在接线柱7的内孔中,设置一弹簧10。利用弹簧10的压力压住外部的接线,这样可以实现快速地连接。
[n0034] 如图6所示:在转接电路板4上设置若干个增强信号模块11,增强信号模块11主要是为了减少压降,一般采用并联增强信号模块的方式进行减少压降。
[n0035] 如图7所示,增强信号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至标准插口1上的一个点位12上,增强信号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至弹簧端子3上。
[n0036] 同时,为了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端口转接装置,如图3所示,在底座2的反面中间位置开设导轨卡扣槽13,在导轨卡扣槽13上下两侧各设置一个卡脚14。
[n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快速地将不方便接线的PCB端子转换成方便接线的弹簧接线端子形式,使用方便,连接稳定,通用性强,集成度高,不占空间,连接稳定,可以接入外部电源,可以有效的避免控制电压的压降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LC、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原设备带有PCB端子难以焊接连接线,压降较大的技术问题。
[n003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n0039]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端口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准插口,设置在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的上方,与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的底座垂直设置,所述的标准插口嵌入到所述的底座上;
弹簧端子,若干个弹簧端子并排成若干排,设置在所述的标准插口的下方,与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的底座垂直设置,所述的弹簧端子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
转接电路板,所述的标准插口与所述的弹簧端子之间连接所述的转接电路板,用于增强信号。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准插口为PLC或者伺服驱动器上的PCB插头。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标准插口的两侧各设置一卡扣,用于卡住所述的标准插口;在所述的标准插口开设一卡槽,将卡扣的一端卡入到卡槽,所述的卡扣在所述的卡槽内滑动。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端子,还包括:
接线柱,在所述的底座上将接线柱依次固定成若干排,所述的接线柱嵌入到所述的底座内部;
端子,在接线柱里面活动连接端子,在端子的顶端固定一压片,在压片的上方,在接线柱的内孔中,设置一弹簧。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接电路板上设置若干个增强信号模块。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信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标准插口上的一个点位上,所述的增强信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弹簧端子上。
[00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的反面中间位置开设导轨卡扣槽,在导轨卡扣槽上下两侧各设置一个卡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6962U|2021-10-01|一种端口转接装置
CN210640663U|2020-05-29|一种具有插接转换功能的母线槽
CN201927709U|2011-08-10|一种具有u型焊接口的导电体
CN202737220U|2013-02-13|一种电连接器
CN205051106U|2016-02-24|一种抗干扰免缠绕的通讯仪器面板转接结构
CN201118043Y|2008-09-17|互相插拔的转接插座
CN211700849U|2020-10-16|一种具有快速连接结构的汽车电子线束
CN104900158A|2015-09-09|Led显示屏
CN214592158U|2021-11-02|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
CN205692978U|2016-11-16|非SFF‑8644接口标准高速连接器转MiniSAS‑HD线缆连接器
CN204904734U|2015-12-23|Led显示屏
CN204905547U|2015-12-23|防水连接器
CN203422613U|2014-02-05|Ecu快速原型开发平台
CN201252263Y|2009-06-03|电连接器
CN210052867U|2020-02-11|一种插接式快速接线端子
CN210090518U|2020-02-18|一种ecu负载箱
CN210224311U|2020-03-31|一种电子电气设备的接线装置
CN214337460U|2021-10-01|一种工程和技术研究用线路保护装置
CN202523928U|2012-11-07|集成线束
CN206283717U|2017-06-27|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显示模组
CN210328311U|2020-04-14|一种io模块底座
CN210807081U|2020-06-19|多电压输出电源适配器模块化控制板
CN212849179U|2021-03-30|防水型电子软板结构
CN212725634U|2021-03-16|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
CN210071883U|2020-02-14|一种ecu负载箱机箱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56890.0U|CN214336962U|2021-01-20|2021-01-20|一种端口转接装置|CN202120156890.0U| CN214336962U|2021-01-20|2021-01-20|一种端口转接装置|
[返回顶部]